去了香港留学才知道10件事情

 admin    |     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1-10-07 17:01    |     本文有650个文字,大小约为3KB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
1、小巴的速度快得起飞,我一个外国朋友讽刺说是flying coffin。
 
2、上巴士要招手,下车要按铃。第一次坐巴士的时候在第二层,碰巧报站的显示屏坏了,不知道坐到了哪里,也不熟街景,一下从一个区坐到另一个区。下来满地找回程的巴士站又找不到,最后被迫打的士去目的地。以至于对搭巴士产生了心理阴影,后面两三年能搭地铁都搭地铁。
 
3、东铁线上的站要叫做「火车站」,其他的线路才是「地铁站」,据悉是因为东铁线曾经走火车。有回我的本地朋友约我吃饭,约在一个红磡/黄埔那一块的餐厅,他说「地铁站见」(指的是黄埔站),我没想多就直接坐去了红磡站。结局就是两个人在不同的站傻等半天不见人。
 
4、「红酒」是说红葡萄酒,「白酒」是说白葡萄酒,二锅头一类则是「烧酒」。曾经因为弄不懂这个概念而闹过笑话。
 
5、年轻的已婚女子已经很少被称作「某太」了。曾经问过朋友为什么,她说,因为(一)在职场上多用英文名字;(二)很难知道对方是否已婚;(三)就算知道对方已婚,也很难知道对方丈夫的姓氏。但这种称呼还是有人用的。比方在学校里,当你通过一个孩子认识其母亲时,会依据孩子的姓氏称她为「某太」。
 
去了香港留学才知道10件事情
 
6、最近发现的,在指住宅的时候不用「小区」这个说法,对应的说法应该是「屋苑」。所以当对方回答自己住在哪里的时候,可能会按照房屋的使用类型说:公屋、居屋、唐楼、工廈等等,或者直接回答楼盘的名字。
 
7、「叔叔/阿姨」是特指亲戚,外边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则是「uncle/aunty」。马来西亚华人也是这样喊的。
 
8、初次见面的时候,某些年轻人会介意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,或者介意别人喊自己的中文名字。但我也见过完全不介意的人。为防冒犯,后来我都至少认识大半年再问别人中文名字。
 
9、电影院的字幕可能是书面语,也可能是口头语,取决于影片类型。一般喜剧片等不太严肃的片子会用口头语,比较严肃的则是书面语。
 
10、去政府办事处交文件的时候,他们对文件涂改等形式要求并不是特别在意,总给人感觉「有就行了」。办身份证的时候,曾经在一份表格里写错一个内容很多次,我还以为要重写了。没想到对方大笔一挥把我写错的东西全部涂黑,让我在每一个黑坨坨的边上都签名加日期。最后我的表格乱得完全不能看。最近去入境事务处办事,我不知道办的业务要交解释信,对方直接递给我一张白纸让我手写。那还是张二次利用的白纸,背面是另一个业务的申请表格,画了个大叉表示这一面没用。
联系我们

以上就是对【去了香港留学才知道10件事情】相关的解读,希望我们所做的能对你有所帮助,想了解更多香港留学资讯,敬请咨询或关注ST国际教育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tliuxue.com/news/733.html